际华3542:一份别样的“高考”试卷
作者:
际华3542公司 周玉华
发布时间:
2020-08-11
“jc/r/t15d43/43/1411.7a品种络筒十万米纱疵率高达272%,自生产以来居高不下!”7月7日上午9:00,际华3542公司纺织事业部生产质量管理群里的一条质量信息如同天空一直飘洒的绵绵细雨,让人感觉沉闷、压抑。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我也出一道‘高考题’,这个品种纱疵高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大家一起来解出这道考试题。”在这个沙场点兵的时刻,事业部总经理夏华军列出的试卷,让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细纱工序机台上的锦纶长丝和粗纱粘连在一起是影响纱疵的主要原因,要想办法解决。”纺纱生产技术部部长郑敏博在经过数据比对分析和生产现场观察之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收到,马上整改!”后纺车间细纱技术员姚宗清、设备工段长冯建顺一头扎进了机台上。他们仔细观察长丝和粗纱的运行轨迹,合理调整导丝轮的位置。但是随着机器的运转和纱条的摆动,长丝和粗纱条不由自主地又“抱”在了一起。
“把这种隔离片装上试试。”纺纱生产技术部技术员曾令玺找来十几个红色的塑料片,轻轻地挂在了导纱杆上,看着丝和粗纱条规规矩矩地各行其道,姚宗清稍稍地舒了一口气,但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她两只眼睛紧紧地盯着这十几个锭子,观察着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一会儿,隔离片上聚集的飞花慢慢多了起来,吹吸风运行之后,飞花便“尾随”长丝附着在纱条上,看着均匀纱线上的“不速之客”,姚宗清的心又悬了起来。
“用光滑的钥匙环试试。”姚宗清从络筒工序“淘”来几个锃亮的钥匙环做了另一组实验,但改善并不明显,偶尔滑下的小白点如同巨大的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能否让长丝不与粗纱条一起经过导纱杆,而是‘单独’行动?”“那就在摇架上端加装一个导丝轮试试。”姚宗清的想法得到了设备工段长冯建顺的支持。冯建顺从1#细纱机上拆下闲置的导丝轮装在了摇架上端,然后把细细的闪着银光的丝线小心翼翼地从导纱杆背后牵引过来,绕过上下两个导丝轮,喂入皮辊,接上线头。“ok!”看着两个“相依相偎”的丝线终于“分道扬镳”,他俩兴奋地击起了掌。
“络筒十万米纱疵下降到120%。”当他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随着锦纶长丝和粗纱大小的变化,长丝和纱条的“碰撞”时有发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每天,设备包机人和技术员都及时上车认真检查,合理调整导丝轮的位置,避免质量问题的反弹。“104%、82.5%……”随着工作的进一步细化,络筒十万米纱疵稳步下降。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在这个不寻常的高考季,后纺人用细心、执着、努力和拼搏,递交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我也出一道‘高考题’,这个品种纱疵高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大家一起来解出这道考试题。”在这个沙场点兵的时刻,事业部总经理夏华军列出的试卷,让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细纱工序机台上的锦纶长丝和粗纱粘连在一起是影响纱疵的主要原因,要想办法解决。”纺纱生产技术部部长郑敏博在经过数据比对分析和生产现场观察之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收到,马上整改!”后纺车间细纱技术员姚宗清、设备工段长冯建顺一头扎进了机台上。他们仔细观察长丝和粗纱的运行轨迹,合理调整导丝轮的位置。但是随着机器的运转和纱条的摆动,长丝和粗纱条不由自主地又“抱”在了一起。
“把这种隔离片装上试试。”纺纱生产技术部技术员曾令玺找来十几个红色的塑料片,轻轻地挂在了导纱杆上,看着丝和粗纱条规规矩矩地各行其道,姚宗清稍稍地舒了一口气,但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她两只眼睛紧紧地盯着这十几个锭子,观察着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一会儿,隔离片上聚集的飞花慢慢多了起来,吹吸风运行之后,飞花便“尾随”长丝附着在纱条上,看着均匀纱线上的“不速之客”,姚宗清的心又悬了起来。
“用光滑的钥匙环试试。”姚宗清从络筒工序“淘”来几个锃亮的钥匙环做了另一组实验,但改善并不明显,偶尔滑下的小白点如同巨大的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能否让长丝不与粗纱条一起经过导纱杆,而是‘单独’行动?”“那就在摇架上端加装一个导丝轮试试。”姚宗清的想法得到了设备工段长冯建顺的支持。冯建顺从1#细纱机上拆下闲置的导丝轮装在了摇架上端,然后把细细的闪着银光的丝线小心翼翼地从导纱杆背后牵引过来,绕过上下两个导丝轮,喂入皮辊,接上线头。“ok!”看着两个“相依相偎”的丝线终于“分道扬镳”,他俩兴奋地击起了掌。
“络筒十万米纱疵下降到120%。”当他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随着锦纶长丝和粗纱大小的变化,长丝和纱条的“碰撞”时有发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每天,设备包机人和技术员都及时上车认真检查,合理调整导丝轮的位置,避免质量问题的反弹。“104%、82.5%……”随着工作的进一步细化,络筒十万米纱疵稳步下降。
“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在这个不寻常的高考季,后纺人用细心、执着、努力和拼搏,递交了一份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