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3542:不负夏日好韶光 厚积薄发绽芳华
作者:
际华3542公司 郭红霞 周玉华
发布时间:
2020-08-04
火红的七月,厉兵秣马正当时,际华3542公司员工们众志成城齐奋进,用团结、拼搏谱写了“战疫”中新的篇章。
加强基础管理,促效率提升。“下工序的生产顺畅是上工序存在的价值。”在纺织事业部总经理夏华军的倡导下,各车间调整工作思路,牢固树立“上工序为下工序服务”“设备为运转服务”的理念,抓好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后工序生产顺畅。前纺车间为减少匹马棉的粘缠带来的质量影响,通过增加梳棉漏底清洁和梳棉除尘次数、调整并条机机型等方式加以改善。后纺车间加强纺专器材型号和周期的研究,夯实设备的基础管理,杜绝歪锭子、歪气圈,确保质量达标。布机车间做到车速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建立低效率机台预警分析和攻关机制,杜绝低效率机台,保证所有车速不低于500rpm。“硬核”的基础管理带来效率的明显提升,7月份,细纱平均单产完成40.73kg,比去年同期上升0.01kg,布机效率稳步提升到87.9%。
加强过程控制,促质量提升。“没有好的过程控制,就没有好的结果。”纺织事业部把纺纱、织造两个技术部设为“质量哨卡”,把所有与质量相关的工作都与技术部紧密结合,培养全能型的质量问题的“吹哨人”。纺纱技术部操作技术员不定时对五大车间的机台清洁进行检查、公示和督促整改,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织造技术部的设备调试人员积极参与车间的打样、调车等工作,所有检查严格按时间节点不放松。前纺车间针对清洁工作暴露出的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到后纺车间互位学习,同时定清洁时间、定清洁项目、定清洁进度,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机台清洁。布机车间加大对高支纱以及功能性纤维的质量监控,通过对布面纬缩、跳纱、双纬、百脚、稀纬、跳花、双经、断经等疵布攻关,上半年入库一等品率平均完成99.84%,比去年同期高0.07%。严密的质量防控体系带来质量的明显改善,7月份,事业部11个质量指标全部完成预算目标。
加强成本控制,促降本增效。“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纺织事业部把成本意识贯穿在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料、辅料、机物料等方面严格管控、降本增效。纺纱技术部根据质量需要,对原棉进行分类分级后,合理安排使用,降低原材料成本。前纺车间、准备车间按照“峰段不生产或少生产、平段谷段全运行”的分时分段“避峰填谷”的理念,通过调整轮班工作时间、减少早班开台量等措施,有效降低电耗费用。前纺车间针对机采棉短绒含量高,通过优化精并粗工艺,更换精梳毛刷,尝试不同的并合根数,最终使成纱指标与100%手摘棉不相上下,目前机采细绒棉使用比例已达到100%,降低了原棉采购费用。准备车间通过提高浆纱配料的准确性、优化浆料配方、使用新型浆料,减少pva用量等方式降低成本,浆料消耗比去年同期降低0.019元/米。
即将到来的八月,有暑的灼热,也有秋的浅凉;有顽强的付出,更有丰硕的回报。“以质量求生存,以新产品拓市场”,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纺织事业部人正以必胜的信念,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为完成新的任务目标奋勇前进。
加强基础管理,促效率提升。“下工序的生产顺畅是上工序存在的价值。”在纺织事业部总经理夏华军的倡导下,各车间调整工作思路,牢固树立“上工序为下工序服务”“设备为运转服务”的理念,抓好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后工序生产顺畅。前纺车间为减少匹马棉的粘缠带来的质量影响,通过增加梳棉漏底清洁和梳棉除尘次数、调整并条机机型等方式加以改善。后纺车间加强纺专器材型号和周期的研究,夯实设备的基础管理,杜绝歪锭子、歪气圈,确保质量达标。布机车间做到车速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建立低效率机台预警分析和攻关机制,杜绝低效率机台,保证所有车速不低于500rpm。“硬核”的基础管理带来效率的明显提升,7月份,细纱平均单产完成40.73kg,比去年同期上升0.01kg,布机效率稳步提升到87.9%。
加强过程控制,促质量提升。“没有好的过程控制,就没有好的结果。”纺织事业部把纺纱、织造两个技术部设为“质量哨卡”,把所有与质量相关的工作都与技术部紧密结合,培养全能型的质量问题的“吹哨人”。纺纱技术部操作技术员不定时对五大车间的机台清洁进行检查、公示和督促整改,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织造技术部的设备调试人员积极参与车间的打样、调车等工作,所有检查严格按时间节点不放松。前纺车间针对清洁工作暴露出的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到后纺车间互位学习,同时定清洁时间、定清洁项目、定清洁进度,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机台清洁。布机车间加大对高支纱以及功能性纤维的质量监控,通过对布面纬缩、跳纱、双纬、百脚、稀纬、跳花、双经、断经等疵布攻关,上半年入库一等品率平均完成99.84%,比去年同期高0.07%。严密的质量防控体系带来质量的明显改善,7月份,事业部11个质量指标全部完成预算目标。
加强成本控制,促降本增效。“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纺织事业部把成本意识贯穿在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料、辅料、机物料等方面严格管控、降本增效。纺纱技术部根据质量需要,对原棉进行分类分级后,合理安排使用,降低原材料成本。前纺车间、准备车间按照“峰段不生产或少生产、平段谷段全运行”的分时分段“避峰填谷”的理念,通过调整轮班工作时间、减少早班开台量等措施,有效降低电耗费用。前纺车间针对机采棉短绒含量高,通过优化精并粗工艺,更换精梳毛刷,尝试不同的并合根数,最终使成纱指标与100%手摘棉不相上下,目前机采细绒棉使用比例已达到100%,降低了原棉采购费用。准备车间通过提高浆纱配料的准确性、优化浆料配方、使用新型浆料,减少pva用量等方式降低成本,浆料消耗比去年同期降低0.019元/米。
即将到来的八月,有暑的灼热,也有秋的浅凉;有顽强的付出,更有丰硕的回报。“以质量求生存,以新产品拓市场”,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纺织事业部人正以必胜的信念,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为完成新的任务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