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3542:历史新高是这样创造的
作者:
际华3542公司 辛荣英
发布时间:
2020-07-22
“不会吧,系统是不是出问题了?自动穿筘这个月的产量怎么这么高啊。”6月刚一结束,际华3542准备车间统计员段晓丽就被车间系统报表里的一串数字给惊呆了。
6月份,准备车间2台全自动穿筘机的下机产量达到955.9万根,比5月份的748.9万根整整提高了207万根,平均日班产也由原来的24.96万根提高到31.86万根。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使自动穿筘工序创下了如此让人惊叹的历史新高呢?
精益求精让设备性能更强大。“贾文波,自从你把这些相互拧在一起的电线接头都改成插头连接后,原来因接触不良而造成的设备故障,再也没有出现过了,车也好开多了。看来你这《精益改善十大原则》没有白学啊。为你点赞”!“嗯,确实是应该多学习,要不然思维观念转变不过来不说,设备维修技能和运行性能也得不到提升。”自打公司开展精益化生产管理以来,作为自动穿筘设备维修技师的贾文波就把精益改善十大原则作为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制胜法宝”,每当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论问题大小,他都要求自己先“追求根源”,并“反复五次为什么”,直到把问题的真正“病根”找到为止。其次,严格按照设备维修操作法的标准,先从不花钱的改善做起,主动对设备各部位上存在着“垫”“绑”“拧”等维修“后遗症”进行整改,以彻底杜绝设备故障隐患的潜在因素。同时,摒弃“拆下来、吹一吹、再装上去”的敷衍了事的设备保养操作陋习,精雕细琢地做好设备传动部位的污垢清洗、故障点检、精准校正以及轮换使用等保养工作。在他的精心维修保养下,自动穿筘的设备故障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穿筘速度也由原来的120根/分,提高到140根/分,有效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性能。
精准操作让生产效率更高效。“开车过程中,随时关注电脑显示屏有无穿综异常提示,如有异常,及时判断;听见行进步骤声音有异响,要立刻对故障隐患进行追踪溯源,能自行解决的,快速解决,不能自行解决的及时联系包机人,并告知详细故障信息,做到精准操作、快速联动……”在准备车间,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全自动挡车工的工作状态一点都不为过。虽然自动穿筘不靠人工穿,但由于设备设计太过精密,挡车工在开车过程中,因操作手法的不规范或操作技巧不娴熟而造成穿综效率的低下,对此,自动穿筘挡车工就把学习操作技巧、熟悉设备性能作为提升生产效率的突破口。工作中,大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理论、比操作、练技能,不断提高设备操作技巧。与此同时,挡车工每天还会把发现和掌握的新情况毫无保留地告诉包机人,而包机人也会把一些常见故障隐患的解决办法手把手地传授给挡车工。通过沟通交流,不仅减少了设备包机人故障隐患排查中的“忙”和“盲”,也提炼了挡车工设备操作上的“术”和“熟”。设备运行性能提高了,挡车工的操作技巧掌握了,穿筘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六月份,自动穿筘的下机总产量达到955.9万根,比五月份的748.9万根整整提高了207万根,为车间提高精益生产能力夯实了根基。
互帮互助让班组氛围更和谐。“我很喜欢这里,大家在一起特别有干劲。”“虽然工作很累,但大家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事情多干一点无所谓。”“在这里工作很踏实,小姐妹们互帮互助,很温暖。”句句朴实无华却发自肺腑的话语,勾勒出自动穿筘工序团结和谐的工作场景。6月份,甲班自动穿筘小组长张东波被车间安排到乙班当轮班长,一下子,甲班小组就面临着即要培训新人又要培养组长的双重考验。车间管理人员无不为甲班小组的穿筘效率捏了一把汗。张瑜作为甲班一名新上任的小组长也深感压力巨大,为此,她每天提前半小时来到车间,根据车间的生产安排以及浆轴和纺专器材的储备情况,及时在早会上对当班的工作任务进行周密部署:“今天340型的ap3117需要穿3台,210的de1710需要6台,小轴多,任务重,大家拿筘、推框时一定要分清型号,千万不能忙中出错。”“遇到问题不要慌,发现疵点要及时改;进口综丝改国产综丝,要记得手动调节综丝眼的高度……”看着刚从手工穿筘转岗过来的顾小琴操作容易慌张,张瑜就一边开车一边对她进行耐心帮教。“杨平平,这个轴我来帮你验,你赶紧去备轴去。”班中,小组成员之间更是不分你我、紧密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6月份,甲班自动穿筘小组以333.8万根的骄人成绩位居三班之首。“真是人心齐,泰山移,甲班在人员不稳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她们互帮互助的小组氛围是密不可分的。”提前甲班自动小组,车间主任程波肯定地说。
面对疫情带来的生产压力。准备车间全自动穿筘小组全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大家立足岗位,对标挖潜,互帮互助抢产量,精益求精保运转,有效确保了车间织轴供应的高效畅通。
6月份,准备车间2台全自动穿筘机的下机产量达到955.9万根,比5月份的748.9万根整整提高了207万根,平均日班产也由原来的24.96万根提高到31.86万根。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使自动穿筘工序创下了如此让人惊叹的历史新高呢?
精益求精让设备性能更强大。“贾文波,自从你把这些相互拧在一起的电线接头都改成插头连接后,原来因接触不良而造成的设备故障,再也没有出现过了,车也好开多了。看来你这《精益改善十大原则》没有白学啊。为你点赞”!“嗯,确实是应该多学习,要不然思维观念转变不过来不说,设备维修技能和运行性能也得不到提升。”自打公司开展精益化生产管理以来,作为自动穿筘设备维修技师的贾文波就把精益改善十大原则作为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制胜法宝”,每当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论问题大小,他都要求自己先“追求根源”,并“反复五次为什么”,直到把问题的真正“病根”找到为止。其次,严格按照设备维修操作法的标准,先从不花钱的改善做起,主动对设备各部位上存在着“垫”“绑”“拧”等维修“后遗症”进行整改,以彻底杜绝设备故障隐患的潜在因素。同时,摒弃“拆下来、吹一吹、再装上去”的敷衍了事的设备保养操作陋习,精雕细琢地做好设备传动部位的污垢清洗、故障点检、精准校正以及轮换使用等保养工作。在他的精心维修保养下,自动穿筘的设备故障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穿筘速度也由原来的120根/分,提高到140根/分,有效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性能。
精准操作让生产效率更高效。“开车过程中,随时关注电脑显示屏有无穿综异常提示,如有异常,及时判断;听见行进步骤声音有异响,要立刻对故障隐患进行追踪溯源,能自行解决的,快速解决,不能自行解决的及时联系包机人,并告知详细故障信息,做到精准操作、快速联动……”在准备车间,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全自动挡车工的工作状态一点都不为过。虽然自动穿筘不靠人工穿,但由于设备设计太过精密,挡车工在开车过程中,因操作手法的不规范或操作技巧不娴熟而造成穿综效率的低下,对此,自动穿筘挡车工就把学习操作技巧、熟悉设备性能作为提升生产效率的突破口。工作中,大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理论、比操作、练技能,不断提高设备操作技巧。与此同时,挡车工每天还会把发现和掌握的新情况毫无保留地告诉包机人,而包机人也会把一些常见故障隐患的解决办法手把手地传授给挡车工。通过沟通交流,不仅减少了设备包机人故障隐患排查中的“忙”和“盲”,也提炼了挡车工设备操作上的“术”和“熟”。设备运行性能提高了,挡车工的操作技巧掌握了,穿筘产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六月份,自动穿筘的下机总产量达到955.9万根,比五月份的748.9万根整整提高了207万根,为车间提高精益生产能力夯实了根基。
互帮互助让班组氛围更和谐。“我很喜欢这里,大家在一起特别有干劲。”“虽然工作很累,但大家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事情多干一点无所谓。”“在这里工作很踏实,小姐妹们互帮互助,很温暖。”句句朴实无华却发自肺腑的话语,勾勒出自动穿筘工序团结和谐的工作场景。6月份,甲班自动穿筘小组长张东波被车间安排到乙班当轮班长,一下子,甲班小组就面临着即要培训新人又要培养组长的双重考验。车间管理人员无不为甲班小组的穿筘效率捏了一把汗。张瑜作为甲班一名新上任的小组长也深感压力巨大,为此,她每天提前半小时来到车间,根据车间的生产安排以及浆轴和纺专器材的储备情况,及时在早会上对当班的工作任务进行周密部署:“今天340型的ap3117需要穿3台,210的de1710需要6台,小轴多,任务重,大家拿筘、推框时一定要分清型号,千万不能忙中出错。”“遇到问题不要慌,发现疵点要及时改;进口综丝改国产综丝,要记得手动调节综丝眼的高度……”看着刚从手工穿筘转岗过来的顾小琴操作容易慌张,张瑜就一边开车一边对她进行耐心帮教。“杨平平,这个轴我来帮你验,你赶紧去备轴去。”班中,小组成员之间更是不分你我、紧密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6月份,甲班自动穿筘小组以333.8万根的骄人成绩位居三班之首。“真是人心齐,泰山移,甲班在人员不稳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她们互帮互助的小组氛围是密不可分的。”提前甲班自动小组,车间主任程波肯定地说。
面对疫情带来的生产压力。准备车间全自动穿筘小组全员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大家立足岗位,对标挖潜,互帮互助抢产量,精益求精保运转,有效确保了车间织轴供应的高效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