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新闻-凯发k8一触即发

际华3504:拼搏在防护服生产战线上的零四人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2-24
一名生产一线工人的作息时间表
       张新华是缝纫车间一名普通的女职工,在此次防护服生产中负责粘胶条,这是一道十分重要且耗时的工序,关乎防护服的密闭性,需要手脚与机器的高度配合,温度低了粘合不上,温度高了衣服容易烫坏,一天下来累的浑身疼,腿部尤其疼痛。但为了不耽误生产,虽已年过五十的她,没有丝毫退缩,主动加班到半夜12点,日产量为小组最高。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时,已经是凌晨2点。清晨的6点,张新华已经坐上班车,即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她说:“虽然这段时间很辛苦,每天睡眠时间只有3小时,但是一想到抗疫前线的战斗英雄们,我就希望自己能再快点,再多干些”。
 
疫情下的艰难回家路
       傍晚9点40分,长春的街道空无一人,静悄悄的马路上,只有两个身影在焦急的四处张望,寻找着出租车。她们是公司缝纫车间上白班的张淑侠和闫丽凤。因为际华3504地处长春市郊区,周围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平时职工乘坐班车上下班,有的职工家离公司的站点远一些,就需要下班车后再乘坐其它公共交通工具回家。然而,在平时看来打车、坐公交这样简单的事情,在疫情当下就变得格外艰难。
       
张淑侠说:“我平时坐的公交车现在每天只发三趟,为了赶上班车,早上5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晚了就坐不上公交车了。晚上9点30下车时已经没有公交车了,打车经常要花费半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最晚时到家快11点了,但是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即使有困难,我也要克服。”长春的2月,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张淑侠和闫丽凤就是这样往返在家和公司之间。
 
疫情面前,无节日
       公司副总经理马洪侠在春节放假期间,带病坚持工作,带领所辖部门研究防护服生产工艺和相关资质的办理。从技术处制定防护服标准、工艺及样衣制作,到同综合办公室人员去长春市内找具有灭菌资质的合作单位。在没有一点基础的情况下,她克服重重困难,四处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协助下,仅用时三天就完成了生产防护服资质的备案工作,获得生产许可证。2月3日,她所辖的研发部门研制出3款防护服,其中包括室内和户外两款防护服。为后续公司大规模投产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24小时待命的装卸队 
       2月3日凌晨2点,从宁波和丹东运来的防护服材料缓缓驶入了夜色中的3504公司,在一旁的装卸队队长肖春泽和他的10名队员为保证在第一时间进行卸车,不耽误接下来的裁剪工作,谁都没有去睡觉,一直坚守在车间。凌晨是一天当中最困的时间段,已经上了一天班的肖春泽和他的队员们虽然既疲惫又瞌睡,但是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次到来的防护服材料共有40根,每根重达400斤,需要7到8个成年男子才抬得动。从卸车到入库,在东北刺骨的寒风中,这每根几百斤重的大圆柱累的大家气喘吁吁,衣服也被汗水浸湿。11个人从凌晨卸到天亮,终于将全部防护服材料成功入库。
       
肖春泽说:“来的材料轻的也有300斤重,我们装卸队24小时待命,防护服材料什么时候到,我们就什么时候在,虽然这份工作很辛苦,但是我们装卸队知道,这都是制作防护服用的,是要送到前线去的,这很有意义,大家都跟我一样充满了干劲”。 
       在疫情面前,3504公司上到领导层,下到车间一线工人,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无一人讲条件提要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际华3504公司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完成全部生产任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1/18 14:55:4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