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新闻-凯发k8一触即发

​际华3542公司:三张表单背后的故事
作者: 王宗凤 周玉华
发布时间: 2019-12-17
       在际华3542公司后纺车间的精益管理看板上罗列了数十张表单,有《5s推进》,有《tpm推进》,还有《技能培训和班组安全活动》,在这些表单中,有三张特别醒目,上面红色的折线图清晰地诉说着数据背后的故事。
       “40.72”背后的坚持。细纱下机产量是衡量细纱管理水平的“风向标”,与设备水平、改支工作效率、运转操作状况息息相关。每天,车间统计员都会对产量进行监控,并利用早会和微信群对前日的产量完成情况和欠产机台进行通报,设备工段长立即查找原因并整改。为了提高设备基础水平,细纱设备工段全面落实“三级”检查制度,每周车间主任亲自带队,抽查包机人的工作质量。为了提高改支改台工作效率,运转和设备通力配合,运转副主任衡晓琴合理安排改支机台,尽可能减少工作程序;设备人员对拉空机台及时改支,缩短停台时间;运转班争分夺秒上粗纱、插管子,全力以赴抢开台。为了提高运转操作水平,车间把“全国青年文明号”——丙班六组作为“一专多能”员工的培训基地,不断拓宽学习渠道,使员工操作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1至11月,平均每月超产8吨,综合单产40.72公斤。”这是后纺人用不懈的坚持递交的答卷。
       “0.73”背后的坚守。整经百根万米断头是提高后工序生产效率的“加油站”,与设备改支质量、空捻接头质量、运转监控状况紧密相连。为了降低整经百根万米断头,车间制定了改支制度和跟踪检查制度。在改支过程中,改支责任人调整工艺数据后,逐锭调试。对不能立即修复的反馈给包机人立即处理,然后接受运转班教练、白班技术员和技术部的“三级”验收。每天,络筒运转班教练必须到后工序进行跟踪,针对断头情况具体分析,督促包机人彻底整改。同时,车间对运转班教练工划分了区域,逐台抽查单锭接头情况,对张力器打不开造成的夹回丝等落后锭子督促整改,技术员进行复查和验收,同时对空捻合格率不达标的机台严格按制度落实。检查、反馈、督促、考核,完善的制度和落实机制,为产品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2019年1至11月,平均整经百根万米断头0.73根,比去年同期下降15%。这是后纺人用共同的坚守成就的梦想。
       “0.76”背后的坚定。络筒纱疵率是反应筒纱质量水平的“测试仪”,与全自动工序、并纱工序、倍捻工序环环相扣。为了降低络筒纱疵率,后纺车间在全力做好全自动质量监控的同时,通过强化设备技改、调整清洁周期和清洁方法等措施做好并纱和倍捻的质量控制。络筒设备工段通过技术改造,将并纱电容式检测头更换为光电检测器,并对并筒边盘进行改造,有效控制了单纱,保证了筒纱成形;车间根据支别的不同,将并筒纱线通道的维护周期从30天缩短为15天,有效降低了纬缩。倍捻工序改进纱罐清洁工具和方法,加大清洁检查力度,有效控制油经油纬……“改善是无限的,只要付出,一定有收获”,车间把精益改善的思维融入到日常管理中,稳步推动质量水平提升。2019年1至11月,络筒纱疵率平均完成0.76%,在去年基础上同比下降29%。这是后纺人用坚定的信念收获的希望。
       “一份坚持成就一个梦想,一份执着播撒一片希望。”在精益管理的路上,红色的折线图不断地诉说着后纺人意气风发,意志坚定,齐心齐力,同心同德,奋力奔跑在打造“样板车间”的路上。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1/18 14:55:4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