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3542公司开展劳动竞赛增强企业活力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11-25

2019年以来,3542公司工会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引领、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主题、丰富内容、拓展领域,创新劳动竞赛形式和推进方式,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和职工劳动热情,助推企业各项工作上台阶。
强化“三项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健全领导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公司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基层单位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公司每年设有专项劳动竞赛费用,用于开展劳动竞赛。公司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并重,将劳动竞赛与群众性科技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相结合;企业将劳动竞赛与技能评定、效益工资、晋职晋级相结合,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建立宣传机制,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公司“一报一网”、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班组)和个人,宣传开展劳动竞赛的现实意义和取得的成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争当先进,形成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分门别类指导,扎实推动竞赛活动深入开展
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并与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职工技能素质、补齐工作中的短板、突破生产中的瓶颈有机结合,切实增强竞赛的实效性。据统计,今年,公司有近4000人次参加劳动竞赛,生产一线职工参与率达95%以上。
抓技能大赛,促进素质提升。3月份,公司启动了2019年春季操作运动会,公司1000余名操作工参加。公司参加集团的操作比武。9月20日,集团“弘扬工匠精神 我为国庆添彩”纺织操作技能大赛在公司成功举办,41名技术精英分别在粗纱、细纱、浆纱、织造等4个工序同台竞技,公司选手囊括了所有工序的第一名。
补生产短板,助推指标提升。基层单位自主开展各类技术攻关擂台赛40余场次,解决了生产短板问题。元月份,后纺车间络筒工序开展“抓生产、提质量、鼓足干劲大干30天,冲刺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劳动竞赛。整经百根万米断头指标完成0.73根,比确保指标0.83根,提升0.1根,创2018年以来历史新高。8月份,整理车间开展pda使用操作技能比赛,提高pda的熟练程度,推动公司“两化融合”。10月份,前纺车间针对各工序的薄弱环节开展提质降耗劳动竞赛,收到良好效果。粗纱空锭比9月份下降了50%,气流纺疵筒纱由原来每月50㎏降低到15㎏,下降幅度达70%。家纺缝纫车间开展“我为国庆添光彩”劳动竞赛,日均班产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
学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修养。6月份的“安全月”活动里,公司举行了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安全在我身边”趣味活动,公司100多名职工参加了安全知识竞技比赛。通过采取寓教于乐地方式,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公司还组织员工参加了“安理会”网上知识竞赛活动和中央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职工参与率达到98%以上。通过参加知识竞赛,增强安全和质量意识。
突出“五个成效”,有效助推公司转型发展
在劳动竞赛的推动下,公司形成了“职工全员参与、范围全域覆盖、工作全力推进、效果全面提升”的劳动竞赛工作新格局。
一是职工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2019年,公司评聘了88名工人技师。公司前纺车间电工班长贾军海荣获湖北“最美职工”“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布机车间电工林志享受襄阳市政府专项津贴。印染车间技术员王俊荣获际华股份“劳动模范”称号,准备车间穿筘工王金菊荣获“际华工匠”称号。
二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激发了职工创新创造潜能,凝聚了职工力量、鼓舞了职工士气。1至10月份,公司各单位共提交165份改善提案,改善提案包括质量提升、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优化流程等方面,这些提案贴近生产实际,由职工自主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并最终取得实效,为公司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劳动竞赛的开展,带来了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升,助力公司各项生产指标不断提升。公司1至10月份,开发新品种近200个,新产品外售收入1.65亿元,毛利2,051万元。
四是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公司充分发挥劳动模范“传帮带”作用,把技术创新人才的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组织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改革项目。贾军海一项发明专利获评湖北省第六届职工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贾军海创新工作室”的创新项目——“fa454型粗纱机智能化改造”获得航泰职工(劳模)创新基金最高奖项5万元奖励。
五是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注重把劳动竞赛与构建和谐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相结合,依据企业自身实际,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公司拥有全国级“职工书屋”,举办贴近职工需求的广播体操比赛、职工运动会、职工书画摄影展、国庆职工文艺汇演等等。引导广大职工树立“企业与我共命运,我与企业共成长”理念,促进企业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强化“三项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健全领导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公司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基层单位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公司每年设有专项劳动竞赛费用,用于开展劳动竞赛。公司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并重,将劳动竞赛与群众性科技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相结合;企业将劳动竞赛与技能评定、效益工资、晋职晋级相结合,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建立宣传机制,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公司“一报一网”、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班组)和个人,宣传开展劳动竞赛的现实意义和取得的成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争当先进,形成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分门别类指导,扎实推动竞赛活动深入开展
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并与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职工技能素质、补齐工作中的短板、突破生产中的瓶颈有机结合,切实增强竞赛的实效性。据统计,今年,公司有近4000人次参加劳动竞赛,生产一线职工参与率达95%以上。
抓技能大赛,促进素质提升。3月份,公司启动了2019年春季操作运动会,公司1000余名操作工参加。公司参加集团的操作比武。9月20日,集团“弘扬工匠精神 我为国庆添彩”纺织操作技能大赛在公司成功举办,41名技术精英分别在粗纱、细纱、浆纱、织造等4个工序同台竞技,公司选手囊括了所有工序的第一名。
补生产短板,助推指标提升。基层单位自主开展各类技术攻关擂台赛40余场次,解决了生产短板问题。元月份,后纺车间络筒工序开展“抓生产、提质量、鼓足干劲大干30天,冲刺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劳动竞赛。整经百根万米断头指标完成0.73根,比确保指标0.83根,提升0.1根,创2018年以来历史新高。8月份,整理车间开展pda使用操作技能比赛,提高pda的熟练程度,推动公司“两化融合”。10月份,前纺车间针对各工序的薄弱环节开展提质降耗劳动竞赛,收到良好效果。粗纱空锭比9月份下降了50%,气流纺疵筒纱由原来每月50㎏降低到15㎏,下降幅度达70%。家纺缝纫车间开展“我为国庆添光彩”劳动竞赛,日均班产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
学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修养。6月份的“安全月”活动里,公司举行了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安全在我身边”趣味活动,公司100多名职工参加了安全知识竞技比赛。通过采取寓教于乐地方式,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公司还组织员工参加了“安理会”网上知识竞赛活动和中央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职工参与率达到98%以上。通过参加知识竞赛,增强安全和质量意识。
突出“五个成效”,有效助推公司转型发展
在劳动竞赛的推动下,公司形成了“职工全员参与、范围全域覆盖、工作全力推进、效果全面提升”的劳动竞赛工作新格局。
一是职工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2019年,公司评聘了88名工人技师。公司前纺车间电工班长贾军海荣获湖北“最美职工”“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布机车间电工林志享受襄阳市政府专项津贴。印染车间技术员王俊荣获际华股份“劳动模范”称号,准备车间穿筘工王金菊荣获“际华工匠”称号。
二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激发了职工创新创造潜能,凝聚了职工力量、鼓舞了职工士气。1至10月份,公司各单位共提交165份改善提案,改善提案包括质量提升、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优化流程等方面,这些提案贴近生产实际,由职工自主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并最终取得实效,为公司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劳动竞赛的开展,带来了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升,助力公司各项生产指标不断提升。公司1至10月份,开发新品种近200个,新产品外售收入1.65亿元,毛利2,051万元。
四是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公司充分发挥劳动模范“传帮带”作用,把技术创新人才的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组织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改革项目。贾军海一项发明专利获评湖北省第六届职工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贾军海创新工作室”的创新项目——“fa454型粗纱机智能化改造”获得航泰职工(劳模)创新基金最高奖项5万元奖励。
五是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注重把劳动竞赛与构建和谐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相结合,依据企业自身实际,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公司拥有全国级“职工书屋”,举办贴近职工需求的广播体操比赛、职工运动会、职工书画摄影展、国庆职工文艺汇演等等。引导广大职工树立“企业与我共命运,我与企业共成长”理念,促进企业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