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7555公司:荣获“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工作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作者:
袁新初
发布时间:
2019-11-13


11月8日至9日,在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和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工作和诚信文化建设工作交流会上,际华7555公司被中国纺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表彰为“全国纺织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表彰为“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工作先进企业”。
近年来,际华7555公司坚持“党建抓实就是生产力,党建抓强就是竞争力,党建抓细就是凝聚力”的工作思路,着眼企业特点,以点突破,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有力发挥了党委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了企业创新发展。
一、紧扣国企实质问题,与管理效益相融互促
坚持国企姓党,加强党对企业领导力。在责权职能上,在公司章程上增加“党建工作”专章,明确党委7项职权和主体责任,进一步厘清党组织领导地位,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在组织架构上,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把“双经历”“复合型”党员干部和一线岗位能手选拔到基层支部书记队伍中,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让班子成员研究党建工作时紧扣中心工作,在研究业务问题时注重从政治上看问题,不断筑强党的执政根基;在运行机制上,理清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内容和流程,坚持程序前置,对“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先行讨论研究,使企业各项工作均在党领导下严格开展,始终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推进人才强企,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坚持以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创建了一批像自治区级赵建敏技能大师工作室、自治区级张冬梅劳模创新工作室、自治州级伏丽工艺模板工作室和李军泰工模卡具创新工作室;与新疆大学、新疆轻工学院等6所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定期组织产品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研发工作,培养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取得创新成果68项,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创造等效价值近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狠抓作风整治,增强党员干部执行力。坚持厚爱严管,倡导“由我来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下大力纠治管理人员“庸、懒、散、疲、软”等问题,实行绩效考核和干部选拔、评先评优相挂钩,通过量化考核、现场打分、集中督导等方式,把目标考核指标具体到支部、车间和班组、个人,激励大家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改革发展氛围。
二、紧贴服装企业实际,与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良性互动。
把军工精神融入血脉。结合“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忆传统、爱军工、创一流”等“党建 ”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职工自觉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工精神,使爱岗敬业做贡献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追求,持续不断把军工精神转化为干部职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把文化需求引入日常。深刻把握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所处的新方位新坐标,结合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建国70周年,广泛开展主题演讲、红歌比赛、每周一升国旗宣讲、文艺作品展览、文艺汇演、赴军垦博物馆积淀洗礼等独具特色的主题文化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干部职工思想融合、价值融合、行为融合。注重加强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主阵地建设,拍摄制作企业形象宣传片、文化册和产品册,在厂区主干道、生产一线车间设置宣传橱窗和劳模文化墙,规范亮化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使广大职工走一路、熏陶一路;投资80余万元建立企业展厅,通过活动照片、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等展示企业发展历程,建立党员活动中心、职工文体室、职工书屋等活动场所,着力打造党员职工身心健康的“加油站”和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传播的“扩散器”。
把品牌宣传纳入发展。构建“云端上”“指尖上”工作新模式,强化公司凯发k8一触即发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网络,注重加强宣传策划,找准宣传角度、选好宣传载体,挖掘工作亮点,始终坚持弘扬核心价值主旋律和正能量,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紧随央企时代使命,与稳定和谐同频共振。
探索人文关怀新途径新方法,用力聚人心暖人心。不断抓实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入户走访过慰问、节日送温暖、金秋助学、健康体检等工作,努力为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重帮扶困难群体向适度服务全体职工方向拓展,从提供资金实物帮扶向提供文化学习培训、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拓展,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红利,进一步满足员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过上有体面的生活、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近三年来,累计帮扶特困家庭49户,发放救济金44万元,安排职工免费体检1300余人次,办理就医优惠证1135人次,看望慰问生病住院、家庭困难职工300余人次,举办集体生日45场次,筹资3000余万元修建职工家属楼改善职工居住环境,让职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改革红利,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
深度融洽民族关系,推进民族团结。公司党委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疆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工作是企业长足稳健运营发展的生命线。针对公司地处新疆少数聚焦区、少数民族职工较多的实际,坚持每进一批新员工,利用“道德讲堂”(新疆企事业单位每月一次的教育课)、国语夜校等教学方式,鼓励少数民族老党员、老职工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政策法规宣传上争当党和政府的“代言人”。2018年以来,公司党委先后9次与自治区经信委、纺织行办及昌吉州等单位联合组织近100余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不同场合发声亮剑,使各族职工群众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拥护,进一步强化了贯彻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政治自觉。
聚焦新疆特殊环境,担当社会责任。围绕新疆维护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积极履行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选派5名管理人员长年驻守昌吉市屯河社区参加“访惠聚”工作,大力开展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成为南疆各族群众广为传诵的一段佳话。
近年来,际华7555公司坚持“党建抓实就是生产力,党建抓强就是竞争力,党建抓细就是凝聚力”的工作思路,着眼企业特点,以点突破,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有力发挥了党委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了企业创新发展。
一、紧扣国企实质问题,与管理效益相融互促
坚持国企姓党,加强党对企业领导力。在责权职能上,在公司章程上增加“党建工作”专章,明确党委7项职权和主体责任,进一步厘清党组织领导地位,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在组织架构上,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把“双经历”“复合型”党员干部和一线岗位能手选拔到基层支部书记队伍中,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让班子成员研究党建工作时紧扣中心工作,在研究业务问题时注重从政治上看问题,不断筑强党的执政根基;在运行机制上,理清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内容和流程,坚持程序前置,对“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先行讨论研究,使企业各项工作均在党领导下严格开展,始终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推进人才强企,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坚持以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创建了一批像自治区级赵建敏技能大师工作室、自治区级张冬梅劳模创新工作室、自治州级伏丽工艺模板工作室和李军泰工模卡具创新工作室;与新疆大学、新疆轻工学院等6所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定期组织产品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研发工作,培养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取得创新成果68项,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创造等效价值近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狠抓作风整治,增强党员干部执行力。坚持厚爱严管,倡导“由我来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下大力纠治管理人员“庸、懒、散、疲、软”等问题,实行绩效考核和干部选拔、评先评优相挂钩,通过量化考核、现场打分、集中督导等方式,把目标考核指标具体到支部、车间和班组、个人,激励大家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改革发展氛围。
二、紧贴服装企业实际,与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良性互动。
把军工精神融入血脉。结合“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忆传统、爱军工、创一流”等“党建 ”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职工自觉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工精神,使爱岗敬业做贡献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追求,持续不断把军工精神转化为干部职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把文化需求引入日常。深刻把握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所处的新方位新坐标,结合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建国70周年,广泛开展主题演讲、红歌比赛、每周一升国旗宣讲、文艺作品展览、文艺汇演、赴军垦博物馆积淀洗礼等独具特色的主题文化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干部职工思想融合、价值融合、行为融合。注重加强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主阵地建设,拍摄制作企业形象宣传片、文化册和产品册,在厂区主干道、生产一线车间设置宣传橱窗和劳模文化墙,规范亮化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使广大职工走一路、熏陶一路;投资80余万元建立企业展厅,通过活动照片、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等展示企业发展历程,建立党员活动中心、职工文体室、职工书屋等活动场所,着力打造党员职工身心健康的“加油站”和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传播的“扩散器”。
把品牌宣传纳入发展。构建“云端上”“指尖上”工作新模式,强化公司凯发k8一触即发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网络,注重加强宣传策划,找准宣传角度、选好宣传载体,挖掘工作亮点,始终坚持弘扬核心价值主旋律和正能量,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紧随央企时代使命,与稳定和谐同频共振。
探索人文关怀新途径新方法,用力聚人心暖人心。不断抓实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入户走访过慰问、节日送温暖、金秋助学、健康体检等工作,努力为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重帮扶困难群体向适度服务全体职工方向拓展,从提供资金实物帮扶向提供文化学习培训、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拓展,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红利,进一步满足员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过上有体面的生活、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近三年来,累计帮扶特困家庭49户,发放救济金44万元,安排职工免费体检1300余人次,办理就医优惠证1135人次,看望慰问生病住院、家庭困难职工300余人次,举办集体生日45场次,筹资3000余万元修建职工家属楼改善职工居住环境,让职工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改革红利,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
深度融洽民族关系,推进民族团结。公司党委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疆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工作是企业长足稳健运营发展的生命线。针对公司地处新疆少数聚焦区、少数民族职工较多的实际,坚持每进一批新员工,利用“道德讲堂”(新疆企事业单位每月一次的教育课)、国语夜校等教学方式,鼓励少数民族老党员、老职工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政策法规宣传上争当党和政府的“代言人”。2018年以来,公司党委先后9次与自治区经信委、纺织行办及昌吉州等单位联合组织近100余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不同场合发声亮剑,使各族职工群众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拥护,进一步强化了贯彻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政治自觉。
聚焦新疆特殊环境,担当社会责任。围绕新疆维护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积极履行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选派5名管理人员长年驻守昌吉市屯河社区参加“访惠聚”工作,大力开展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成为南疆各族群众广为传诵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