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3502公司: “老党员讲过去的故事”再唤初心使命
作者:
焦会利 郭晓庆
发布时间:
2019-11-05
为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增强职工爱企爱岗热情,近期,际华3502公司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听老党员讲过去的故事。公司老领导潘学良、李书芳从自身、企业角度追溯历史,公司团员青年职工、岗位能手认真聆听、受益匪浅。
潘学良、李书芳退休前曾任3502工厂厂长和书记,他们诞生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成长在国家不断崛起的伟大时代,工作在共和国鲜艳的红旗下,他们有现代人不了解的特殊经历,有青年人无法领悟的珍惜和感恩,有新入职员工不具备的爱企热情和军需精神传统,他们或激情澎湃的演说,或娓娓道来的叙述;或激情下热泪盈眶,或情到浓时酣然泪下,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人。潘学良、李书芳饱含激情、满含深情追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工厂的重要事件,表达了对祖国的拥护和热爱,表达了对党的衷心和感激,表达了对企业的深情和关注。聆听故事的全体人员深受教育、倍感鼓舞,一次次用热烈的掌声对两位老人表示敬意和感动。
潘学良从自己的幼年讲起,讲述战日战争的残酷,讲述共产党、毛主席解救了广大的劳动人民;在党的关怀下,他们这些穷苦的农村娃上了重点高中,上了重点大学。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他在学校享受的是天堂般的待遇,接受的是最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知识。他们这批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参加了天安门国庆阅兵,他们站在离天安门最近的地方,近距离的瞻仰他们最敬爱的毛主席;毕业前夕,聆听周恩来总经理的谆谆教诲。参加工作后,他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在事业上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潘学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广大青年职工,是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企业给了每个不断奋斗的员工一个平台,才有了大家的光明未来和幸福事业,他告诫大家要珍惜时光、珍惜和平、珍惜时代、珍惜事业,为了自己、企业和国家不断付出奉献。潘学良在演说过程中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底气十足地演唱了《乌苏里船歌》。
李书芳是另一种演说风格,他娓娓道来,讲述了关于企业的三件重要事件,分别是1955年3502搬迁到井陉县微水镇的故事、1968年76万套冬服的故事、1996抗洪救灾的故事。三个故事很具典型性,工厂搬迁反映了军需工人服从命令、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紧急制作冬服的故事反映了3502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全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精神;抗洪救灾的故事反映了零二人维护国家财产和利益奋不顾身,为了恢复生产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精神。
老党员的亲身经历深深地感染了广大青年职工,大家在老一辈军需工人的身上学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工作斗志和爱岗热情,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传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负领导重托,不负青春年华、不负初心使命,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潘学良、李书芳退休前曾任3502工厂厂长和书记,他们诞生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成长在国家不断崛起的伟大时代,工作在共和国鲜艳的红旗下,他们有现代人不了解的特殊经历,有青年人无法领悟的珍惜和感恩,有新入职员工不具备的爱企热情和军需精神传统,他们或激情澎湃的演说,或娓娓道来的叙述;或激情下热泪盈眶,或情到浓时酣然泪下,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人。潘学良、李书芳饱含激情、满含深情追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工厂的重要事件,表达了对祖国的拥护和热爱,表达了对党的衷心和感激,表达了对企业的深情和关注。聆听故事的全体人员深受教育、倍感鼓舞,一次次用热烈的掌声对两位老人表示敬意和感动。
潘学良从自己的幼年讲起,讲述战日战争的残酷,讲述共产党、毛主席解救了广大的劳动人民;在党的关怀下,他们这些穷苦的农村娃上了重点高中,上了重点大学。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他在学校享受的是天堂般的待遇,接受的是最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知识。他们这批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参加了天安门国庆阅兵,他们站在离天安门最近的地方,近距离的瞻仰他们最敬爱的毛主席;毕业前夕,聆听周恩来总经理的谆谆教诲。参加工作后,他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在事业上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潘学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广大青年职工,是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企业给了每个不断奋斗的员工一个平台,才有了大家的光明未来和幸福事业,他告诫大家要珍惜时光、珍惜和平、珍惜时代、珍惜事业,为了自己、企业和国家不断付出奉献。潘学良在演说过程中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底气十足地演唱了《乌苏里船歌》。
李书芳是另一种演说风格,他娓娓道来,讲述了关于企业的三件重要事件,分别是1955年3502搬迁到井陉县微水镇的故事、1968年76万套冬服的故事、1996抗洪救灾的故事。三个故事很具典型性,工厂搬迁反映了军需工人服从命令、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紧急制作冬服的故事反映了3502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全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精神;抗洪救灾的故事反映了零二人维护国家财产和利益奋不顾身,为了恢复生产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精神。
老党员的亲身经历深深地感染了广大青年职工,大家在老一辈军需工人的身上学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工作斗志和爱岗热情,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传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负领导重托,不负青春年华、不负初心使命,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