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3502一分厂“立新”促柔性生产
作者:
际华3502公司 吴杰
发布时间:
2018-09-12
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愈来愈深入,柔性生产成为企业提升生产管理水平的目标和方向。近期,际华3502公司一分厂以“立新”为进一步实现“柔性生产”奠定了基础。
“柔性生产”则通过制造技术、系统结构、管理模式、人员组织等改革,按需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工序使工艺弹性化生产,以此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快交期的订单需求。为此,际华3502一分厂不断挖掘自身的内在动能,以“立新”的姿态不断调整生产管理方式。
“柔性生产”则通过制造技术、系统结构、管理模式、人员组织等改革,按需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工序使工艺弹性化生产,以此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快交期的订单需求。为此,际华3502一分厂不断挖掘自身的内在动能,以“立新”的姿态不断调整生产管理方式。
实现“海绵式”生产组织模式
柔性生产的根本在于“人”的柔性。订单任务增多,生产人员就会显得捉襟见肘;订单任务减少,生产人员就会出现待工的现象。“海绵式”的生产组织模式就是破除传统的班组定额定员管理,让生产规模去适应市场而不是市场去适应生产规模。首先建立员工技能档案,将分厂员工按照操作技能进行划分,逐步提升人岗匹配度,快速适应换产达档需求;其次培养一专多能的员工,一分厂利用从毛料服到布料服的大面积换产时机,引导员工学技术、学操作,解决因缺勤造成的困难现状。最后进行员工顺位考核,优秀的员工进入备补组充当分厂“全能工”,享受公司的备补补贴,备补组淘汰的员工进入班组回炉学习。从06医护系列工作服、07军官寒区棉大衣胆、14地勤工作服等,一分厂根据产品款式的不同、工艺的不同研究最佳的产品和用工匹配模式,对班组的生产人员进行动态的管理,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健全优化生产服务保障机制
一分厂于6月和7月相继出台了《备补用工管理办法》、《设备运行管理办法》等,再造生产技术流程,以机制服务生产,以生产适应市场。《备补用工管理办法》旨在充分发挥备补组的效能,使备补形成流动“供给站”,同时约束班组使用备补的随意性,在人员使用上合理调配,激发小组的生产潜力,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设备运行管理办法》则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设备进行整体管控。从设备入分厂到养护再到生产配备、过程调试,形成整体一条龙的服务管理,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快速响应换产模式,减少应设备配备、维修造成的生产停顿。重构产前策划会,从产品人日定额、材料定额、计划排产、换产政策、工艺难点、质量控制点、设备配备、推线计划等进行全方面可视化管理。产品生产过程中设立关键控制点,针对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解决,让生产“无忧”,不断健全优化生产服务保障机能。
培养技术型、领导型班组长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是直接带领一线员工从事一线生产管理的实践者和组织者。一分厂从“硬管理”和“软文化”两个抓手加强对班组长的培养、培训。硬管理就是要求班组长要做班组的主心骨,要敢于碰钉子,大胆地抓,严厉地管。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生产工作,营造正常的工作秩序和严格地执行公司劳动纪律,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软文化就是培养班组长具备优秀的品德,定期组织班前班后会议,做好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分厂促使班组长主动学管理、学技术,积极同技术员参与工艺改善。分厂通过培养技术型和领导型的综合人才,适应柔性化生产的需要。
际华3502一分厂将不断加强精益化生产要求,探索实现弹性产能调度、强有力的计划中心、可视化的生产管理,不断提升分厂的市场化生产能力。
际华3502一分厂将不断加强精益化生产要求,探索实现弹性产能调度、强有力的计划中心、可视化的生产管理,不断提升分厂的市场化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