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3502:新时代 新缝纫
作者:
际华3502公司 焦会利
发布时间:
2018-06-25
近年来,众多服装企业借助信息化不断解放生产力,打造新时代新缝纫,际华3502公司也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不断实现智能制造和专业化生产,赋予了新时代缝纫工人新的责任和使命。回望改革之路,坎坷中不断前行,展望未来之途,曲折中充满光明,际华3502公司不断加强设备改造革新,转变生产组织模式,利用“两化融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发扬传统量体裁衣的工匠精神,精工细作匠心传承。
从1997年开始,际华3502公司设备改造大踏步前进,尤其是1999年、2007年、2009年,公司先后从美国、德国、日本及国内先进生产企业引进了全智能吊挂生产线,包括17条缝纫吊挂线、7条成衣整烫生产线,购置专用设备、特种设备、整烫设备、排版裁割设备1000多台(套),进口双点涂层机、验布、成卷、切边机,面料预缩机、自动裁床、自动上袖机、立体成品整烫设备等智能化高档设备共计100台,以及国内配套设备共计132台/套,完成了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实现了设备的“变形”,公司从手工生产、半自动化逐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不断向智能化、精益化和柔性化生产发展。
“双模化”即生产组织“模块化”和加工工艺“模板化”。际华3502公司以研发设计快速反应为前提,信息化为基础,建立研发设计模块快速反应系统。在研发设计系统,际华3502公司首先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研发组织结构改造,实施矩阵式管理。在此基础上,利用capp系统和plm系统将信息化研发系统分为三个模块(款式设计、工艺设计、样板设计)和四个数据库(设计素材库、标准素材库、材料素材库、板型素材库),建立各种相关数据。这些模块和数据通过不同的权限由设计研发人员自由调动,自由组合,最终达到快速设计研发的目的。
以生产组织模式的模块化为核心,建立不同品种、不同流水形式的模块化生产组织模式。际华3502公司依据职业装市场承揽产品的特点,按照相同相似工艺进行分类,归纳为毛料服、作训服、雨衣、棉服、帽子、衬衣六大族类;依照款式可拆分划为不同模块,按照模块生产节奏平衡原则,参照生产班组的硬件设施,进行模块内部工序之间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工序平衡,确定生产班组生产工位布局。
以模板的研发配置为关键,建立生产加工工艺的模板化,达到精益化和标准化生产的目标。生产工艺的模板化就是通过对工艺、工序动作进行研究,利用工模卡具对工序进行合并、删除、防呆。模板的设计与研制的关键是服装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加工特点以及机电技术的有机融合。工艺技术人员首先对各产品族的工艺、工序进行深入研究,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和总结,查找出各不可分工序内在的联系和规律,通过优化设计制定出实现加工工艺的技术模型,设备技术人员根据各类设备加工技术特点,研制出符合工艺技术模型的工模卡具。
2015年,际华3502公司提出了际华制造“双模化”的课题,进一步深化和挖掘了“双模化”建设的意义和任务。际华制造“双模化”囊括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与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紧密相连,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与创新驱动、科技研发密不可分;并在新的互联网思维方面加以探索和研究
近两年,际华3502公司进一步转变生产组织模式,由分厂专业化定位管理向班组专业化定位管理转变,实现对厂内28个生产班组生产品种、数量定位。推进生产线示范班组改造,建成一条行业领先地位的智能化生产线、样板线,立起先进制造业的标杆。生产线里使用智能吊挂传输系统,改变现有线外部件加工组织模式,实现线外部件专业化多点投入,线里集约式组合的组织模式,线外各模块同时推线,加快推线的速度。生产流程中设置产品质量控制点并适时加以控制,降低在制。持续推进“工艺价值工程”,在满足客户对产品外观与质量需求的前提下,优化工艺、简化工序,降低成本。
近年来,际华3502公司从成立“两化融合”领导机构,提出“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变革,全面提升服装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等观点开始,发展到今天进一步明确提出以电子商务、网络定制业务为依托,打造采购与销售一体化平台,实现商业模式转变;对内,将crm、capp、erp、3k、oa等信息化平台对接,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打造智能化一体化制造与管理平台,实现传统制造方式的变革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形成“智能制造 精益管理”运营模式。际华3502公司以互联网思维使全体员工转变观念,实现了“心”的提升和飞越。
从2016年开始,际华3502公司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信息平台集成建设、研发技术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实现信息化。通过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产前准备的各相关信息流、数据流与生产组织(工位)硬件的对接、互通,在企业内部实现设计、报价、投标、量体、生产、售后信息和资料快速联动和资源共享;对客户实现展示、客服、设计、量体、生产、售后的一体化、直观化服务,注重客户体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际华3502公司推出的圣度定制品牌缝纫车间内,职工刷卡后“嘀”的一声,服装的款式、版型、领形等显示在缝纫机旁的平板电脑上,她开始根据这件服装“身份证”进行生产。这张带有芯片的“身份证”从客户的量体数据进厂后产生,伴随着制版、裁剪、缝纫等全过程,直到出厂前,“身份证”精确传递每一个数据指令。这正是3502公司打造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的一个缩影。另外,3d技术也引领际华3502公司制衣改革。该公司推出服装智能一体化项目,从打板、放缩、排版到裁剪实现数字一体化、自动化,同时也实现了3d服装试衣、试穿和走秀,体现了传统制衣向信息化科技制衣的改革,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化效率和速度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两化融合”进一步引导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创新思维,勇于改革,敢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互联网思维已在际华3502公司掀起一场改革风暴,不仅带来了微观的如现场、生产组织、技术研发、营销工作、生产服务等方面的改变,而且获得了宏观层面的管理思路、思维意识、头脑风暴等方面的收获。
田景春,师承当时公司首席设计师融志宽,他从事量体工作二十多年,认真对待每一位客户,精益求精。2013年11月,他为书画协会领导量体制作高档服装共计40多人份,均一次成功,合体率达到100%。领导穿上合体美观的服装后夸赞“比红都的服装做得好,以后还找你们”。几年来他先后为军委首长及各大军区陆海空军、武警等几百位将官以上首长量体服务,为国家部委领导及央企领导等量体服务。均一次成功,合体率达到100%,
十年独家生产驻港部队军服。香港回归10周年庆典前夕,时任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检阅慰问驻港部队官兵时十分关切地询问了新一代军服的情况,当他听到官兵们“舒适、美观”的评价时,十分欣慰。而这批率先启用的07式军服就是由际华3502公司独家生产的,而且自1997年以来,该企业已经为驻港部队独家生产军服整整十年。
承制过四次大阅兵服装。1984年、1999年、2009年、2015年四次大阅兵服装际华3502公司都积极参与,并获得多项荣誉。2015年九三阅兵,该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维民还受邀到现场观看。
精工细作,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2016年,际华3502公司通过网络定制业务打造“圣度”品牌,在不断提升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进一步精化手工缝制、个性定制,开始走高端时尚、文化内敛的高端定制品牌路线。
应急保障时刻,依然有3502的身影。2008年,汶川地震,公司紧急生产迷彩服、帐篷、棉被等应急物资;2012、2013年,生产“神九、神十”搜救服等功能性服装,“辽宁号”航母系列工作服等。
际华3502公司新时代、新缝纫,不断求新求变,但“装点五洲”的使命不忘,打造精品的匠心不变,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换,继续致力于让国防大军更威武,产业大军更职业,黎民大众更靓美。
设备改造“变身”记
改革初期,际华3502公司走在了改革前沿,高速机不断取代50年代的平缝机,接着引进日本、德国以及国内先进水平的缝纫设备。设备的改造填补了3502生产毛料服和高档服装的空白,工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为满足生产需求,他们开始自研自制被服生产设备;如被服生产平板粘合机、扦衬帽机、复衬机等,满足产品工艺要求的同时填补专用设备的市场空白。从1997年开始,际华3502公司设备改造大踏步前进,尤其是1999年、2007年、2009年,公司先后从美国、德国、日本及国内先进生产企业引进了全智能吊挂生产线,包括17条缝纫吊挂线、7条成衣整烫生产线,购置专用设备、特种设备、整烫设备、排版裁割设备1000多台(套),进口双点涂层机、验布、成卷、切边机,面料预缩机、自动裁床、自动上袖机、立体成品整烫设备等智能化高档设备共计100台,以及国内配套设备共计132台/套,完成了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实现了设备的“变形”,公司从手工生产、半自动化逐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不断向智能化、精益化和柔性化生产发展。
生产组织模式“变脸”记
随着设备的改造升级,际华3502公司由生产车间改为分厂制,实施研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机制和模拟法人机制的“两制”生产组织模式。2012年,公司在“两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双模化”,实现生产组织模式的“变脸”。“双模化”即生产组织“模块化”和加工工艺“模板化”。际华3502公司以研发设计快速反应为前提,信息化为基础,建立研发设计模块快速反应系统。在研发设计系统,际华3502公司首先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研发组织结构改造,实施矩阵式管理。在此基础上,利用capp系统和plm系统将信息化研发系统分为三个模块(款式设计、工艺设计、样板设计)和四个数据库(设计素材库、标准素材库、材料素材库、板型素材库),建立各种相关数据。这些模块和数据通过不同的权限由设计研发人员自由调动,自由组合,最终达到快速设计研发的目的。
以生产组织模式的模块化为核心,建立不同品种、不同流水形式的模块化生产组织模式。际华3502公司依据职业装市场承揽产品的特点,按照相同相似工艺进行分类,归纳为毛料服、作训服、雨衣、棉服、帽子、衬衣六大族类;依照款式可拆分划为不同模块,按照模块生产节奏平衡原则,参照生产班组的硬件设施,进行模块内部工序之间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工序平衡,确定生产班组生产工位布局。
以模板的研发配置为关键,建立生产加工工艺的模板化,达到精益化和标准化生产的目标。生产工艺的模板化就是通过对工艺、工序动作进行研究,利用工模卡具对工序进行合并、删除、防呆。模板的设计与研制的关键是服装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加工特点以及机电技术的有机融合。工艺技术人员首先对各产品族的工艺、工序进行深入研究,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和总结,查找出各不可分工序内在的联系和规律,通过优化设计制定出实现加工工艺的技术模型,设备技术人员根据各类设备加工技术特点,研制出符合工艺技术模型的工模卡具。
2015年,际华3502公司提出了际华制造“双模化”的课题,进一步深化和挖掘了“双模化”建设的意义和任务。际华制造“双模化”囊括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面系统的体系;与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紧密相连,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与创新驱动、科技研发密不可分;并在新的互联网思维方面加以探索和研究
近两年,际华3502公司进一步转变生产组织模式,由分厂专业化定位管理向班组专业化定位管理转变,实现对厂内28个生产班组生产品种、数量定位。推进生产线示范班组改造,建成一条行业领先地位的智能化生产线、样板线,立起先进制造业的标杆。生产线里使用智能吊挂传输系统,改变现有线外部件加工组织模式,实现线外部件专业化多点投入,线里集约式组合的组织模式,线外各模块同时推线,加快推线的速度。生产流程中设置产品质量控制点并适时加以控制,降低在制。持续推进“工艺价值工程”,在满足客户对产品外观与质量需求的前提下,优化工艺、简化工序,降低成本。
“两化融合”“变心”记
新时代,新缝纫,离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有效融合,服装企业就如龙窝浅潭、虎落平阳,近年来,际华3502公司从成立“两化融合”领导机构,提出“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变革,全面提升服装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等观点开始,发展到今天进一步明确提出以电子商务、网络定制业务为依托,打造采购与销售一体化平台,实现商业模式转变;对内,将crm、capp、erp、3k、oa等信息化平台对接,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打造智能化一体化制造与管理平台,实现传统制造方式的变革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形成“智能制造 精益管理”运营模式。际华3502公司以互联网思维使全体员工转变观念,实现了“心”的提升和飞越。
从2016年开始,际华3502公司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信息平台集成建设、研发技术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综合管理等多方面实现信息化。通过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产前准备的各相关信息流、数据流与生产组织(工位)硬件的对接、互通,在企业内部实现设计、报价、投标、量体、生产、售后信息和资料快速联动和资源共享;对客户实现展示、客服、设计、量体、生产、售后的一体化、直观化服务,注重客户体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际华3502公司推出的圣度定制品牌缝纫车间内,职工刷卡后“嘀”的一声,服装的款式、版型、领形等显示在缝纫机旁的平板电脑上,她开始根据这件服装“身份证”进行生产。这张带有芯片的“身份证”从客户的量体数据进厂后产生,伴随着制版、裁剪、缝纫等全过程,直到出厂前,“身份证”精确传递每一个数据指令。这正是3502公司打造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的一个缩影。另外,3d技术也引领际华3502公司制衣改革。该公司推出服装智能一体化项目,从打板、放缩、排版到裁剪实现数字一体化、自动化,同时也实现了3d服装试衣、试穿和走秀,体现了传统制衣向信息化科技制衣的改革,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化效率和速度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两化融合”进一步引导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创新思维,勇于改革,敢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互联网思维已在际华3502公司掀起一场改革风暴,不仅带来了微观的如现场、生产组织、技术研发、营销工作、生产服务等方面的改变,而且获得了宏观层面的管理思路、思维意识、头脑风暴等方面的收获。
精工细作“匠心”传承
新时代,新缝纫,设备改造、生产模式优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应用,虽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际华3502公司精工细作的“匠心”依然不变。 田景春,师承当时公司首席设计师融志宽,他从事量体工作二十多年,认真对待每一位客户,精益求精。2013年11月,他为书画协会领导量体制作高档服装共计40多人份,均一次成功,合体率达到100%。领导穿上合体美观的服装后夸赞“比红都的服装做得好,以后还找你们”。几年来他先后为军委首长及各大军区陆海空军、武警等几百位将官以上首长量体服务,为国家部委领导及央企领导等量体服务。均一次成功,合体率达到100%,
十年独家生产驻港部队军服。香港回归10周年庆典前夕,时任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检阅慰问驻港部队官兵时十分关切地询问了新一代军服的情况,当他听到官兵们“舒适、美观”的评价时,十分欣慰。而这批率先启用的07式军服就是由际华3502公司独家生产的,而且自1997年以来,该企业已经为驻港部队独家生产军服整整十年。
承制过四次大阅兵服装。1984年、1999年、2009年、2015年四次大阅兵服装际华3502公司都积极参与,并获得多项荣誉。2015年九三阅兵,该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维民还受邀到现场观看。
精工细作,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2016年,际华3502公司通过网络定制业务打造“圣度”品牌,在不断提升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进一步精化手工缝制、个性定制,开始走高端时尚、文化内敛的高端定制品牌路线。
应急保障时刻,依然有3502的身影。2008年,汶川地震,公司紧急生产迷彩服、帐篷、棉被等应急物资;2012、2013年,生产“神九、神十”搜救服等功能性服装,“辽宁号”航母系列工作服等。
际华3502公司新时代、新缝纫,不断求新求变,但“装点五洲”的使命不忘,打造精品的匠心不变,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换,继续致力于让国防大军更威武,产业大军更职业,黎民大众更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