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7555公司助力南疆少数民族 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作者:
际华7555公司 商雪姣
发布时间:
2018-03-30
3月25日,在乌鲁木齐火车站,几辆悬挂着“和谐发展心连心各族人民一家亲”巨大横幅和披着大红花的大巴车显得格外耀眼。自从2017年4月18日自治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在喀什、和田两地实施3年10万人就业计划”后,际华7555公司作为驻疆央企和地方国有骨干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接收吸纳南疆四地州地区400余名少数民族员工走进企业就业。此次,在自治区国资委、人社厅的统一安排下,又顺利完成接收吸纳2018年第一批50名少数民族群众。
南疆转移安置富余劳动力人员统一着装,身戴大红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兴高采烈的登上了大巴车。公司为她们准备了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宿舍以及被褥等生活用品,还有适合口味、卫生可靠的清真食堂。同时,为了方便他们工作生活,公司提前与当地银行和移动公司联系,统一为新员工办理了工资卡和电话卡,让她们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公司真诚的关怀。
“总书记都说了,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总能到达。我虽然从南疆深度贫困村过来的,但是我不怕,我要在厂子里好好学汉语,跟着师傅好好学技术,多挣钱,小康路上不掉队。”来自喀什市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美合日班激动地说。
民族特色车间的阿曼古丽·艾合买提从2017年5月进厂到现在已经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收入也从刚开始每月几百元增长到现在的每月3000多元。“以前在家带孩子、养羊、种地,每天都灰头土脸的,现在当工人,学技术,我要多挣钱,买房子,让两个儿子在昌吉上学”阿曼古丽感慨地说。
从农民到工人,带来的不只是身份的变化,更是生活的改善、头脑的风暴、理念的更新。新疆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像阿曼古丽一样,走出家门,走进广阔的天地。
公司还积极帮助南疆少数民族就业员工克服语言障碍,为他们开设了职工夜校,每天下班后开展国语、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和各项技能培训,每逢节假日还组织开展联谊活动,提升整体文化素质,掌握专业生产技能,从纪律性、规范性、自觉性上进行约束和引导,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接受企业的教育,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要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让更多的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些年,公司坚持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作为企业政治工程、民生之本,从村民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入手,想方设法安排南疆偏远村民成年子女到公司培训就业,按照岗位工种需求,开展“语言 技能”的双语言嵌入式专项技能培训累计1000余人次,从南疆四地州转移安置少数民族群众就业400余人,并为新入职员工免费提供食宿,实打实地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圆了村民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美好愿望。少数民族职工通过对军服的生产,还进一步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爱国爱党爱军的政治自觉,坚定了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自觉性责任感。同时,7555公司还积极参加自治区、州“访惠聚”工作,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精准扶贫、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组织100余名党员干部与少数族群众家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开展军品援疆技术帮扶南疆少数民族企业40余家,引领新疆服装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就业上万人,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族群众的一致赞誉,树立了驻疆央企良好形象。

“总书记都说了,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总能到达。我虽然从南疆深度贫困村过来的,但是我不怕,我要在厂子里好好学汉语,跟着师傅好好学技术,多挣钱,小康路上不掉队。”来自喀什市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美合日班激动地说。
民族特色车间的阿曼古丽·艾合买提从2017年5月进厂到现在已经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收入也从刚开始每月几百元增长到现在的每月3000多元。“以前在家带孩子、养羊、种地,每天都灰头土脸的,现在当工人,学技术,我要多挣钱,买房子,让两个儿子在昌吉上学”阿曼古丽感慨地说。
从农民到工人,带来的不只是身份的变化,更是生活的改善、头脑的风暴、理念的更新。新疆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像阿曼古丽一样,走出家门,走进广阔的天地。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要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让更多的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些年,公司坚持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作为企业政治工程、民生之本,从村民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入手,想方设法安排南疆偏远村民成年子女到公司培训就业,按照岗位工种需求,开展“语言 技能”的双语言嵌入式专项技能培训累计1000余人次,从南疆四地州转移安置少数民族群众就业400余人,并为新入职员工免费提供食宿,实打实地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圆了村民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美好愿望。少数民族职工通过对军服的生产,还进一步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爱国爱党爱军的政治自觉,坚定了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自觉性责任感。同时,7555公司还积极参加自治区、州“访惠聚”工作,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精准扶贫、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组织100余名党员干部与少数族群众家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开展军品援疆技术帮扶南疆少数民族企业40余家,引领新疆服装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就业上万人,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族群众的一致赞誉,树立了驻疆央企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