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华新闻-凯发k8一触即发

老树新芽 无际自华——南京际华3521公司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建设侧记
作者: 际华3521公司 董良平 李修元
发布时间: 2017-12-21
       诞生于1941年的南京际华3521公司是一家老牌军工企业,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建设、改革开放的洗礼,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在致力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担当社会责任的奋进中,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彰显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并成为推进企业在新时代持续发展的灵魂,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纺织行业党建示范基地”、“全国纺织行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等。
不辱使命的军企文化
       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是把人的因素作为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把具有丰富创造力的人作为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建设的主体。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一方面由企业管理者提倡,另一方面更是企业职工行为的积淀和展示,并对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进行着具体有形的诠释。76年来,该企业以具体的、鲜活的行动对公司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的内涵进行着诠释和提升,让公司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彰显了军企文化的特色。
       “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企业精神是该企业76年来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的积淀、提炼和传承,并显现出企业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抗日战争中,该企业面临缺粮少盐、蚊虫肆虐的艰苦条件,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浩渺的洪泽湖芦苇荡、小船上生产的大刀套、刺刀套和马鞍子源源不断地支援新四军官兵驰骋战场,粉碎了日寇对淮北根据地33天的大扫荡。战争年代如此,改革开放时期更是如此。在1998年抗洪救灾中,在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在2010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在2017年四川九寨沟抗震救灾中,都体现了“四特精神”,干部职工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将一顶顶救灾帐篷等赈灾物资运往灾区。“情系灾区”、“大爱无疆”、“共筑和谐”的社会形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企业的发展中,公司始终以“服务国防、服务社会”为使命,实现“互利共赢、同创共享”的企业价值。在历次军品科研实验中,公司技术人员冒着零下40度低温进行寒区试验,与官兵一道在冰天雪地中摸爬滚打;在海拔4000米的山谷克服“高反”进行高原实验;在狂风肆虐的茫茫沙漠中进行风沙试验……他们秉承“姓军为兵”的宗旨,研发生产出我军第一顶军用制式帐篷、第一套迷彩作训服、第一套轻武器携行装具。尤其是公司秉承“环保报国、科技兴企”理念实施的转型创新产业——新型环保滤材滤料项目,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三位,为营造青山绿水、打造美丽中国作出了突出贡献。正是这种鲜明的“四特精神”成为展现企业形象,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
       在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的建设中,该企业将每一名军需职工作为生存和发展主体,发挥和爱护好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早在1941年建厂之初,在极其艰苦的战争年代,企业就成立党支部和工会,组织职工学政治、学文化,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老厂长刘士荣是1941年从敌占区经地下党介绍进入企业的。当时,日伪军对淮北抗日根据地实行大扫荡的同时,还严密封锁了各类物资,特别是制造皮革的硝料。在此情况下,刘士荣同志冒着危险进入淮阴城,向师傅请教。回到厂里在茅草房里不断地试验,终于用自创的稻草烟熏法制成皮革,满足了生产需要。为此,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联名签发了“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委任状”,委任刘士荣为本师供给部皮革股一等皮革技师。
       如今,这种勤于学习、赋予创新的精神,深深的镌刻在“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公司价值观中,代代相传。
       从缝纫工到技术员。杨娟原来是公司服装车间的一名缝纫工。走上工作岗位后,她一方面虚心向师傅学习缝纫技术,不懂就问;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缝纫操作理论和实操培训,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技术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不仅产量名列前茅,而且质量也提高得很快,被公司检验工视为“过得硬”的人。由于工作态度端正,技术较为全面,2015年,娟杨被公司破例提拔为技术员,走上了管理岗位。2016年,在南京市国防系统第三届服装技能大赛中,还受邀当任了比赛技术评委。
       从劳模到劳模创新团队。2016年,公司环保科技公司张国富凭借18年来立足岗位、立足创新,先后完成了17项小改小革,年节约200多万元。他参与研发的2个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据此,被新兴际华集团授予“十二五”期间劳动模范。为此,公司在环保科技公司腾出一间房子,创建了“张国富劳模创新工作室”,组成了张国富劳模创新团队。该团队共有9名成员。其中,有2人是张国富的徒弟。2016年,张国富创新团队先后完成了分切机改造,缩小了原材料的裁边幅宽,每卷可节约3平方米;完成了a线幅宽化改造,减少操作工4人,降低了人工成本,原材料节约3%;完成了带头涂胶改造,实现了袋头涂胶的自动化,提高功效30%。2017年6月,张国富被评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技术能手,2017年12月,又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
       从农民工到省人大代表候选人。青年工人李雪雷13年前从苏北老家来公司打工,是个典型的文化程度不高、业务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高的“三不”打工仔。在公司精神的感召下,他一头扎进生产线,整面料、核材质、量尺寸、记标准,不偷懒、不耍滑,扎扎实实把工作干好。还暗暗留心地观察老师傅的操作手法、技巧,学习一些相关材料的知识,常常班后一个人留下来,拿起推刀练习臂力、掌握平衡度,提高灵巧性,一步一步体会“七次量衣一次裁” 、“掌握准确才下刀”的道理,迅速成为生产骨干,连续十年获得同类职工一等奖。由于他懂技术、能管理、会协调,前年被公司调任到要求更高的凯发k8一触即发的售后服务岗位。“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他很快对产品性能、对设备状况、对客户心理、对服务知识等逐渐精通,工作得心应手,受到领导、客户、合作方的青睐。有单位许他两倍的工资,挖他跳槽。可他说“刚进南京是3521收留了我,公司给我一个稳定省心的窝,在工作中帮助我、培养我、成就我,人不能不讲仁义,不能忘本,工作在3521、生活在3521是我的初心,我永远不会忘记!”今年11月被组织推荐为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初步候选人。
同创共享的追求目标
       优秀的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一定会激发出职工的使命感、归宿感、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企业是职工的靠山,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以人为本,为职工所想,职工视企业为家,当好主人在源头维护职工权益上,公司建立健全了工资协商制度,根据南京市年度工资指导线和企业发展情况确定职工年均增长指标,并写入集体合同。在搭建和畅通职工诉求的渠道上,公司常年坚持公司领导民主接待日制度,每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在石门坎和江宁滨江厂区,由公司9名领导分别接待职工,现场解决和答复职工提出的诉求。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公司在按期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的同时,为职工缴纳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和南京市总工会互助互济保障金,并及时做好理赔工作。在开展“送温暖”活动中,公司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和帮扶基金,每年由公司出资5万元用于困难职工慰问;工会每月向患大病在家休养职工发放困难补贴,全年发放26400元;各分工会将会费的40%用于开展“送温暖”活动。公司领导常年对离退休人员、劳动模范、英模人物、生产经营骨干等坚持节假日登门家访制度更是受到广泛欢迎,也凝聚公司成栓心留人、协力发展的法宝。
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用行动报答。在职工代表总经理助理向总经理递交的季度调查报告中,提高职工收入的内容所占比例小了,而更多的是内容是涉及企业管理,涉及企业和总经理作出决策部署后的执行情况,帮助企业找短板、查漏洞。如职工代表丁礼明提出:仓库改造加层摆放缝纫设备,避免风吹日晒损坏;职工代表刘东浩提出:帐篷不要靠窗口堆放,避免玻璃破碎后帐篷从高楼坠下发生人身事故;职工代表张迎提出:加强新进公司大学生的对口专业培训。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调查报告和整改建议,出自职工深深的爱企之情,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被总经理一一采纳,视为职工的“原声带”。
       目前,企业投资在江宁滨江厂区和石门坎厂区建有两个职工书屋,被南京市总工会命名为“职工书屋示范点”。建有多功能厅、乒乓球室、篮球场、健身房,长年组织职工开展文艺汇演、春游登山、扑克牌比赛、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手工才艺展等文体活动。设置了宣传栏、厂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oa办公平台、企业报、道旗等和手机微信群。这些硬件的投入和各类活动的开展共同搭建了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建设的大舞台。
       早在建厂初期,工厂就十分重视职工的文化生活,逢年过节都要举办军民大联欢,唱革命歌曲,演文明戏。1942年元旦,工厂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军民大联欢。有的职工唱民歌小调,有的职工吹笛子、拉二胡;有的撑花船、玩花担、踩高跷、敲铜锣、打大鼓。职工们和战士们高唱《国际歌》,歌声在会场上空回荡着,在淮北大地上上空回荡着,唱亮了每个人坚持抗战的决心。
       解放后,工厂依然保持这一凯发k8一触即发的文化,先后成立了京剧队、话剧队、歌咏队、舞蹈队,仅1958年至1959年,就为职工演出40多个剧目。其中,京剧队演出了《玉堂春》、《秦香莲》、《红娘》、《草船借箭》等折子戏。1959年参加总后生产部组织的文艺调演,工厂选送的锡剧《小两口比干劲》获得了演出一等奖。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文艺积极分子。
       如今,从战争到建设年代传承下来的、为职工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依然在企业延续着。每年春节举办的文艺汇演,被职工自豪地誉为公司的“小春晚”。
       “打竹板,情满怀,
       咱们心潮澎湃走上台。
       不谈天,不说地,
       说一说,咱际华21公司思想解放创出新天地;
       不说地,不说天
       夸一夸,咱际华21公司推进创新发展谱新篇。”
       一曲由公司职工创作并表演的群口快板《民品的帅位 民品的旗》说出了公司发展的峥嵘岁月,唱出了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道出了职工对中国梦和企业梦的美好追求。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1/18 14:55:59
网站地图